Sunday, October 28, 2012

【沙丘救世主】(Dune Messiah)【沙丘之子】(Children of Dune)

從【沙丘】(Dune)、【沙丘救世主】(Dune Messiah) 到【沙丘之子】(Children of Dune),Frank Herbert 建構的沙丘世界不斷沿襲著線性的歷史觀,藉由主角把人類帶往『金色大道』(The Golden Path)。不管是前兩部作品中的 Paul-Muad'Dib 或者是 Children of Dune 中的 Leto II,雖然父子兩者有理念上的衝突,但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他們走的都是極端線性、非常「天註定」(predetermined) 的道路。簡單來講:順我者昌、逆我者亡,Leto II 在第三部曲的最後甚至成為了沙丘世界的神皇 (God Emperor),超越了他父親救世主、人皇、先知、傳教士的角色。

對於 Paul-Muad'Dib 這個角色,前兩部曲的劇情其實就發揮得很完整了,到了第三部和妹妹 Alia、兒子 Leto II 的「過招」就顯得畫蛇添足,拳拳不到肉。整個故事的基調也從人物內心的探索變為權力制衡、計中計中計 (添加一點生態保育的環保意識) 的宮廷劇。

這麼說來,這樣的劇情改編成影集不就太恰當了嗎?完全沒錯。剔除了書中冗長的說教和玄之又玄的囈語,加上不錯的卡司、特效和改編劇本,沙丘後兩部曲造就了少數出色的 SciFi Channel (已改稱 Syfy) 作品。除了角色年齡設定上和原著有明顯差異,個人認為這是一齣去蕪存菁之作,也遠比 David Lynch 的 Dune 電影版要能夠吸引人,畢竟 Dune 的劇情本身就不適合映像化。

每章開頭稍嫌無味的題詞 (epigraph,在 Dune 中通常會和該段劇情會有很巧妙的呼應) 加上一成不變的 top-down 觀點,也讓我往第四部曲 God Emperor of Dune 繼續啃下去的動力大減。先回去 cyberpunk 的宇宙過過 bottom-up 的生活、有機會再回去沙丘世界吧。


 閱讀版本【沙丘救世主】、【沙丘之子】(貓頭鷹出版社)


SciFi Channel "Children of Dune" 中的 Leto II (James McAvoy 當時尚未大紅大紫)

No comments: